惊恐障碍的临床表现
发布时间:2024/8/1
浏览量:
惊恐障碍的临床表现
惊恐障碍的主要特征是反复出现不可预期的惊恐发作,惊恐发作是突如其来、意料之外的,与特定的情境无关。惊恐发作是一种突然而来的恐惧、害怕或躯体不适,通常在10分钟内达到高峰,然后逐渐消退。躯体不适主要包括心悸、出汗、发抖、气短、哽噎感、胸痛、恶心、头晕、发热或发冷、感觉异常。惊恐发作时还可能会出现现实解体或人格解体,害怕失控或发疯,以及会体验到濒死感。个体经历过惊恐发作之后,会持续性地担心自己再次惊恐发作,从而导致失控、发疯或死亡。因此,个体会表现出一些回避行为(例如,避免剧烈运动、不喝咖啡)或安全行为(例如,外出有他人陪伴、随身携带"特效药")。
请回想一下,你是否曾经体验过惊恐发作。如果体验过惊思发作,试想为什么没有发展为惊思障碍。
全球惊恐障碍的年患病率在2%和3%之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患病率要低一些,大概在0.1%和0.8%之间。在惊恐障碍的患者中,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两倍。惊恐障碍的起病从青春期开始,在成年期达到顶峰,老年期有所下降。发病年龄平均在20--24岁;有些个体在14岁以前就会有惊恐发作的体验,甚至发展成惊恐障碍,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由于惊恐发作时,个体会表现出一些躯体反应或不适,因而在对惊恐障碍进行诊断时,要注意判断惊恐发作是不是其他躯体疾病的生理反应,以及是不是物质使用后的生理反应。惊恐障碍常常与场所恐惧症、重性抑郁障碍共病。通常而言,惊恐障碍先于场所恐惧症或重性抑郁障碍发病,因此,出现共病可以是个体惊恐障碍变严重的一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