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创伤的定义

发布时间:2023/9/26 浏览量:207

         儿童创伤的定义


在日常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过程中,经常遇到儿童创伤问题。由于儿童在语言交流上的困难,这使得对儿童的心理创伤治疗和咨询带来相当大的困难。这就需要通过其他的方式,如,艺术性治疗等。那么,什么是儿童创伤呢?

所谓儿童"创伤"指的是对儿童在身体和心理社会层面都造成了持久且有实质性影响的经历。创伤性事件可以是单一事件,比如经历一场事故或者目睹他人受伤,也可以是几种经历综合在一起形成创伤。遭受严重的忽视或者虐待,经历恐怖主义或战争,从灾难中幸存下来但流离失所、失去财产、痛失家人,这些都是重复或慢性的创伤经验。

 有的心理学家发现,经历创伤的儿童身上普遍存在很多共有特征,包括他们在艺术和游戏活动中常见的行为表现,以及创伤对这些儿童的认知和情绪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心理学家还描述了两种类型的创伤事件:急性或类型 I 创伤(单一事件)以及慢性或类型 II 创伤(多种或累积事件)。在任何一种创伤事件中,儿童都可能受到身体和(或)情绪上的伤害,并承受着身体创伤和(或)心理上的影响。

如今,创伤治疗师已经理解,有多种因素会作用于单一或多重创伤对儿童所造成的影响,也理解了这些因素如何可能诱发更严重的问题。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为广大的精神健康从业者所熟知,其定义可见《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和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类似的症状描述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其症状特点符合目前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评估中被普遍接受的症状群。直到1987年,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修订版)中,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具体症状才首次出现,解释了儿童和成年来访者的发展性区别。目前, DSM -5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标准可以总结为如下的一些反应和症状。

唤醒状态的改变。高唤醒( hyperarousal )是很常见的,比如当接触到与创伤性事件有相似之处的事物时,个体会有强烈的心理压力和(或)生理反应。这种过度的唤醒状态可能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问题(如难以入睡或经常从睡眠中惊醒)、高度警觉、易激惹或暴怒。当暴露在一些会激起对于创伤事件的感官记忆的情境或经历中时,儿童也可能表现出低唤醒( hypoarousal ),比如出现解离的状态。

再次体验。儿童可能会突然觉得创伤事件在当下重现,产生和事件相关的侵入性思维。儿童也可能会做噩梦,梦中会出现和创伤相关的感官感受或事件陈述。来自听觉、视觉、嗅觉、前庭等通道的感官线索,以及事件的纪念日,都可能让儿童想起创伤事件。

回避。儿童可能会回避和创伤事件有关的想法或感受,或者无法回忆起事件的相关方面。他们可能会试图回避引起创伤回忆的活动或情境,疏远家人和朋友,做和事件相关的噩梦从而出现睡眠问题,对之前喜爱的活动兴趣减退,或是产生未来缩短了的感受。

消极的认知和情绪。儿童可能会产生一种顽固而扭曲的自我谴责感,或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兴趣降低。

发展性问题。如果创伤事件破坏了儿童与父母或照料者的关系,儿童可能会经历发育迟缓,比如出现情感和认知问题或者依恋障碍。儿童创伤后应激的这一特殊方面被认为是多种创伤事件的结果,尤其是儿童期所遭受的人际关系暴力(本章稍后会提供有关发展性创伤的简介),也强调了重复遭受创伤和儿童正常发育受损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